2月7日晚,在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中,任子威拿下金牌,李文龙拿到银牌。这也是中国短道速滑队在该项目上的首枚冬奥金牌。
回顾这场比赛,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有观众评价:“各种意想不到,各种小插曲,太刺激了!”任子威也在赛后采访中表示,短道速滑比赛就是充满惊险刺激,比赛千变万化,不到最后一刻不知道谁是冠军。
从预赛到半决赛,因为抢跑、超越蓝线触碰别人身体、危险超越、冲撞、多次犯规罚黄牌等原因,导致之前在其他比赛中多名世界上的排名靠前的选手,都被淘汰,这是在比赛之前,任何人都无法预测的。
决赛过程也是反转再反转。先是场上突发意外重新比赛,而后两名运动员在冲刺前“拉扯”,再到裁判经过漫长时间研判,给出最终裁决,可以说,无论是久经沙场的运动员,还是观看这项比赛的观众,不到最后裁判公布结果的那一秒,永远不知道比赛结果。
就连曾获冬奥会四枚金牌、最近以“我的眼睛就是尺”出圈的王濛,都在解说中反复强调:“我们不看谁过线,我们就看大屏幕上的结果。”
据报道,韩国选手黄大宪在半决赛第1组的较量中被判罚犯规,匈牙利选手刘少林也因黄牌被取消决赛成绩。根据国际滑联8日发布在官网的声明,国际滑联驳回了韩国队申诉,表示判罚没问题,同时也驳回了匈牙利队对刘少林被判罚的申诉。
据说在动物世界里,猎豹是跑得最快的动物。而在国家速滑馆内也有这样一头“猎豹”,它的奔跑速度高达每小时90公里,这种能力超过了前来参加北京冬奥会的任何一名速滑运动员,所以取名为“猎豹”名不虚传。
这头“猎豹”不是动物界的新品种,而是央视专门为北京冬奥会研制的一台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系统。
据北京日报报道,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定种类设备科的负责人,赵伟2021年一年一直带着他的团队测试一款特种摄像系统,这个由陀螺仪、轨道车和360米长U型轨道一起组成的庞大设备,占据了国家速滑馆赛道的最外侧。
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系统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历时5年研发出来的一款特种摄像设备,专门用于冬奥会速度滑冰赛事的转播工作。2021年3月,在“相约北京”测试赛上,“猎豹”首次亮相就惊艳无比,因为它紧跟在400米跑道上风驰电掣般飞奔的运动员们,一举一动均逃不出“猎豹”的眼睛,由于它还具有4K高清捕捉能力,因此这让它传来的电视直播画面极具视觉上的冲击力,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竭尽全力的夸张姿态与冲线瞬间的兴奋表情一览无余,无一遗漏。
高速的冰上滑行,需要对抗相当于十几级大风的空气阻力,运动员你追我赶,胜负可能仅在0.01秒之间,要想更快,就必须减阻。中国队的短道速滑比赛服,由安踏自主设计,达世界最轻、最透气水平,采用了空气湍流控制减阻和边界滑移减阻技术,相比普通滑冰服,减阻力能提升5%-10%。在服装表面使用异形结构,将空气迅速导流,最后再通过风洞测试,为每位运动员量身定做、调整版型和人体分割线最佳位置,优化升级减阻性能。
战士要铠甲,上战场要有战衣。短道速滑项目充满了危险,运动员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以外,这就要求短道速滑的比赛服贴身轻盈的同时也能提供保护。
这套“冰上鲨鱼皮”的高弹防切割面料,可以将运动员的肌肉牢牢包裹,避免身体晃动造成对比赛的影响,并采用Dyneema防切割技术,将原来的双层结构改善为单层全身防切割,防切割强度能够达到钢丝的15倍,剪刀也划不破。安全系数更高,同时更轻薄,减少运动员负重。
短道速滑既是速度的竞争,也是阻力和耐力的比拼,这套更轻盈的“鲨鱼皮”,帮助运动员和空气阻力作战,中国队也借此在赛场中一展风采。
2月7日,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女子1500米决赛在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举行,荷兰选手维斯特以1分53秒28的成绩,创造了新的奥运纪录,并夺得冠军。
这也是北京冬奥会在“冰丝带”诞生的第三个奥运纪录,“最快的冰”名不虚传。
“速滑场馆一定要为运动员出成绩提供最好的条件,我们把‘最快的冰’作为最重要目标。”国家速滑馆智慧场馆建设和应用关键技术探讨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负责人李久林谈到。
影响“最快的冰”的因素很多,其中有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冰面的质量和温差。李久林表示,团队围绕“最快的冰”和绿色低碳目标,在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创新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这套制冰系统不但将节能环保GWP值(全球变暖潜能值)由最初将近4000降为1,同时还能控制冰温。
此外,团队通过激光扫描跟BIM模型进行比对,检验、保证冰场下12万米不锈钢制冰管道处于精准位置,保证冰温均匀。为保证冰板混凝土平整度,采取了激光测量技术,使1.2万平方米冰场平整度偏差从原来5毫米验收标准最终达到最大不超过3毫米。
李久林表示,团队对风速、湿度等一系列因素进行管控,包括基于数字孪生场馆室内环境的精细调控,所有这些都为运动员创造最好的成绩、打造“最快的冰”作出贡献。
短道速滑赛在毫秒间进行速度比拼,运动员些微的姿态变化就能影响最后的比赛结果。保持的姿态让空气阻力越小,速度也就越快。
那么如果有一项技术能让运动员实时知晓每个姿态下的精确阻力值,不断训练形成肌肉记忆,就能找到最佳的运动姿态。这项技术就是在导弹、火箭和飞机的设计中也使用的“风洞”。
参与风洞设计的航天科技十一院三所工程师郑刘曾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当中国短道速滑队在风洞中开展测试时,队员们会站在特制的六分量传感器上。风洞制造的风会以相当于运动员运动速度的风速迎面吹来,此时就能够最终靠六分量传感器测出不同动作姿态下阻力的变化,“短道速滑项目中,运动员稍微弯一下腰,或者是变换一下手势,阻力的变化都能够最终靠脚下的六分量传感器测得,然后变化的数据会显示在电子屏上,运动员和教练员就会知道,哪个动作才可以获得最小的风阻。在锁定风阻最小的动作和姿势后,队员们再加以长期往复训练,就能形成肌肉记忆。”
航天科技集团十一院三所研究员、体育综合训练风洞专家小组成员李玉秋也在采访中表示,“我们的目的是给运动员找到最佳的运动姿态,产生最小的阻力,以提高他的速度。”
这次北京冬奥会运动员使用的体育风洞于2020年建成,风洞口径宽2.5米,高3米,测试段长度8米,设计风速151.2公里/小时,风速相当于14级的强台风。
体育风洞的精确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会比军工风洞更高,其安装了新风系统、温控系统和各项安全措施。同时,为短道速滑训练准备的风洞还能存储一个时间点里的测力数据、画面数据,以及重心捕捉等数据。运动员也能在地板上的显示屏里,看到自己动作的测试数据。
在高强度的体育训练中,运动员有必要了解自身的心电、血压、血氧、体温等实时动态,有没有过度训练,压力、情绪如何变化?在传统的检验测试手段中,智能手表、手环等便携,心电记录仪等设备检验测试数据准确,两者如何兼得?
今年的短道速滑队使用了单导联三导联心电仪,通过无感穿戴设备完成高频采样。之后通过医疗级体征数据平台,协同thinkplus会议平板完成一整套智慧训练解决方案。
在运动前,通过长时间佩戴,心电监测设备能对运动员进行心脏风险筛查,及时有效地发现风险,避免运动伤害。在高负荷运动训练中,运动员的心跳速度会成倍上升,最高可达到静止状态的3-4倍,此时心脏非常容易受到损伤,而心脏本身隐藏的问题也更加容易凸显和发作,该设备能提供高心率的心脏风险监控,预防心脏损伤。
该设备还能够准确的通过运动员的最大心率和储备心率,因人而异为其安排个性化定制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率和成绩。如果在运动后,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造成了运动伤害,该设备能及时筛查和发现运动员的心脏损伤,有效保护运动员安全。通过监控运动员的恢复状况,教练则能更加科学地为运动员制定恢复或者后期训练计划。
这样,就能够准确的通过运动员体征的实时数据、运动训练课程的强度分析和训练效果分析,实现过度训练的早期发现并防止过度训练,完成日常训练生活的压力分析。
来源:风口财经、澎湃新闻、北京日报、36氪、央视新闻、新华社、人民在线、参考消息、环球时报等
原标题:《冬奥会 中国短道速滑队夺冠背后的硬核科技:犯规无处遁形、“鲨鱼皮”比钢丝硬》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